为推动荣昌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,我市近日出台“三年行动方案”,实施“七大行动”,聚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、全国影响力、全球知名度的中国地方猪品牌。
在荣昌与四川隆昌共建的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“双昌”合作示范园,重庆首个“未来猪场”已经投用。通过设备、数据、算法和应用深度融合,一个人就能管理整个猪场,人工、饲料成本分别降低20%、10%。
重庆(荣昌)生猪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虎介绍,配置智能环控系统、AI生猪监测、自动化饲喂等先进设施设备,实现生物安全精细化管控、生产数据实时采集、健康状态动态监测、异常行为自动预警。
重庆(荣昌)生猪大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师王娟说:“由之前的靠经验估算转变为现在的靠数据精算,自动化程度提高到了40%以上,大概每头猪可以节约100到200元左右。”
按照规划,我市将打造20座以上这样的“未来猪场”,赋能荣昌猪养殖扩量,构建起荣昌、合川、大足、铜梁这些“优势区”向重庆周边区域辐射的产业布局。此外,在品种提升、品质管控、品牌增效方面,“行动方案”也给出了具体措施,将重点打造“公用品牌、企业品牌、产品品牌”三级体系。
市农业农村委畜牧业处四级调研员高廖军介绍,支持开展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认证,同时成立产业协会管理运营“荣昌猪商标”,持续完善多元销售渠道,到2027年,品牌价值突破70亿元。
今年底,荣昌猪年出栏量将达到50万头以上,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;按照计划,到2027年,荣昌猪年出栏量目标为100万头以上,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40亿元以上。
市农业农村委畜牧业处处长付强表示,持续加强产业监测和运行分析,定期发布产业发展指数,引导科学合理生产,核心就是推动“品种、品质、品牌”三品联动,在延链补链以及科技赋能上实现新突破。